北约轰炸中牺牲的3位烈士雕像塑成!武汉艺术建筑设计院院长、雕塑家陈德新自费为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打造的铜像已完成雕塑像定型,进入泥塑翻制玻璃钢及铜像制作阶段,计划于今年9月30日安放于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5月7日,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徐家棚校区旧址实训楼,70岁的陈德新手持泥塑刀一边拍打泥塑一边浇水,确保作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防止泥塑作品开裂。
26年前,陈德新从报纸上得知三烈士牺牲的消息,在愤怒谴责侵略者的同时,决定为三烈士塑像,并制作出三烈士的雕塑小样。此前,他已创作过《李白放鹰》《刘少奇》《贺龙》等近百件雕塑作品。
2020年,陈德新应邀参加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举行的中国美术作品展,特意来到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寻找创作灵感。当时房子仍处于被炸毁状态,附近有一高一矮两块纪念碑,其中一块缅怀三烈士。不少中国人在烈士纪念碑前摆上鲜花祭奠三位英烈,但现场没有雕像或照片。陈德新觉得这是个机会,回到武汉后,他自筹资金着手为三烈士塑铜像,辗转与三烈士的亲属联系并获得支持,拿到了烈士们生前的相关照片,并为铜像的安放奔走接洽。
陈德新以三烈士真人图像的1.2倍进行泥坯造型,仅细泥便用了1000多公斤,经过揉、搓、捏和雕刻、挖空等泥塑造型技巧,反复打磨两年才定型三烈士的英容。最难的是泥坯造型,反复跟三烈士家属沟通,直到他们说“很像”为止。泥坯造型完成后,再进行石膏翻模,复制等大的石膏像或玻璃钢像,然后运到铸造车间铸青铜,计划在今年烈士纪念日前安放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
见过三烈士雕塑的原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高级记者戚德刚表示,陈德新的雕塑体现出了烈士的精气神。今年75岁的戚德刚回忆,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三烈士牺牲,让他非常愤慨和震惊。事发前不久,邵云环还给他打过40分钟的电话;许杏虎、朱颖来克罗地亚出差时,他们促膝长谈。每年5月8日,他们同学和同事都会以自己的特殊方式缅怀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现在看到三烈士的雕塑,内心感到无尽的慰藉。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