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承诺“不回避”后,SU7爆燃遇难者母亲留言 “希望说到做到”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发生严重碰撞事故,车辆起火燃烧致三名年轻女性遇难。这场事故不仅因伤亡惨重引发关注,更因涉事车辆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车企回应节奏及遇难者家属的后续发声,成为一场交织技术争议、企业责任与公众信任的复杂事件。

雷军承诺“不回避”后,SU7爆燃遇难者母亲留言 “希望说到做到”

事故后三天内,小米未公开回应,相关讨论在社交平台疑似被限流,引发“压热度”质疑。直至4月1日晚,雷军首次发声,称“心情沉重”,承诺配合调查、不回避责任,并提交车辆数据。遇难者家属在雷军微博下的留言“希望说到做到”,既是对企业承诺的期待,亦是对真相迟到的无奈。

4月10日,遇难者母亲@诗雨370491153发文驳斥网络传言:其女驾龄近3年,多次独立驾驶SU7长途行驶,车辆系男友赠送但实际由她使用。她强调事故现场照片显示车门紧闭、AB柱未变形,质疑车门无法打开延误救援,并称交警记录显示路人曾破窗施救。这些细节与小米官方“尚未接触事故车,无法分析车门状态”的回应形成张力。

雷军承诺“不回避”后,SU7爆燃遇难者母亲留言 “希望说到做到”

有网友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小米电车为什么撞击后立即起火?为什么将应急开门设计的那么复杂?在已经起火即将爆燃的紧急情况下,设计合理的车辆应自动打开车门,而不是将那些应变能力受损的受害者,关在车里活活烧死!

还有人称,在三条鲜活生命面前一切都是白搭,技术不成熟就不应该岀来,汽车首先安全才是智能,智能是汽车安全驾驶的辅助。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伦理困境。车企在营销中强调“解放双手”的便利,却在事故后强调“驾驶员接管”的义务,这种话语的割裂让消费者陷入认知混淆。正如一名网友所言:“宣传时是‘自动驾驶’,出事时是‘辅助驾驶’,责任永远在用户。”若技术无法跨越“人类依赖”与“机器可靠”的鸿沟,类似的信任危机或将反复上演。

小米SU7事故不仅是一场悲剧,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智能汽车时代技术、商业与人性的复杂博弈。雷军的承诺与家属的追问,共同构成企业对生命敬畏的试金石。当车企追逐“颠覆传统”的荣光时,或许更需谨记:真正的创新,从不应以普通人的生命为代价。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4889.html

(0)
光明参考网的头像光明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1:38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1:39

相关推荐

  • 男子水库边抓到8.2斤大鳖,最终选择放生体现生态意识

      2025年3月25日,山东烟台一名男子在水库边意外捕获了一只重达8.2斤的大鳖,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男子在水库岸边发现这只大鳖后,感到非常兴奋,认为这只鳖至少价值一两千块钱。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将这只大鳖放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这只大鳖的体型十分庞大,其价值不仅在于其肉质鲜美,更在于其稀有性和生态意义。根据相…

    2025年3月28日
    1700
  • 英伟达高管:AI数据中心建设热度未减 确认行业持续增长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对AI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攀升。近日,亚马逊和英伟达两大科技巨头的高管在哈姆美国能源研究院的一场会议上明确表示,尽管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增加,但AI数据中心的建设热度并未减缓,反而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亚马逊AWS全球数据中心副总裁Kevin Miller指出,尽管一些投行预测科技公司可能会缩减数据中心扩…

    2025年4月25日
    700
  • 多兵种协同作战!俄“中央” 集群摧毁红军城乌军隐蔽据点

    4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中央”集群第90坦克师的130毫米M-46牵引式火炮班在红军城方向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处隐蔽据点。这一行动的特殊之处在于,炮击全程由侦察无人机进行火力校正,俄军从隐蔽阵地发动攻击,展现了现代战争中技术与传统火力的深度融合。 俄军在行动中强调“侦察无人机班组持续进行火力校正”,这一细节揭示了现代炮兵战术的变革。传统火炮依赖地…

    2025年4月21日
    900
  • 香飘飘新品涨价16元一杯:特级龙井能否拯救“奶茶第一股”?

    一杯香飘飘奶茶,曾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从“绕地球一圈”的销量神话,到如今因新品奶茶涨价至16元冲上热搜,这家老牌企业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传统快消品牌的集体焦虑。 这一款香飘飘新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单价较普通款暴涨近5倍。官方称每杯含2.9克明前特级龙井,按市价估算茶叶成本或达12元。香飘飘强调此举是为推动“质价比”,将优质茶叶引入饮料市场,但消费者反应两…

    2025年3月28日
    1600
  •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将重塑未来社会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人类并非生来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创造和享受生活。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将进入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工作的重要性将被重新定义。   盖茨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是短缺时代的产物。在资源有限的过去,人们需要通过劳动来满足基本需求。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AI的崛起,…

    2025年4月6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