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广元的一家餐馆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现实版 “反诈大片”。一对母女前来就餐,点了两三个菜后,饭菜上桌整整一小时,却丝毫未动筷,而是紧盯着各自手机,口中念念有词,不断提及银行账户、验证码等敏感词汇。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餐馆老板罗先生的注意。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果不其然,母女俩正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功能,依照语音电话那头的指示,有条不紊地向对方展示微信、支付宝、银行 App 等平台账号、余额以及短信验证码,满心以为这是在配合所谓 “中介” 进行 “退款” 操作。民警见状,立刻上前劝阻,让母女俩赶紧挂断电话、停止操作。经过民警耐心细致地讲解,母女俩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电信诈骗的陷阱,并向民警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民警了解情况后,争分夺秒,立即将情况上报至广元市反诈中心,迅速启动止付程序。同时,联合银行第一时间对资金流展开查询、止付、冻结等一系列操作。经过紧张的努力,最终成功保住了账户内剩余的 30 余万元,为母女俩挽回了大部分损失。
诈骗分子往往善于营造紧张氛围,利用人们的恐惧和贪婪心理,致使受害者认知窄化。在本案中,“账户冻结” 这样的话术,极大地触发了当事人的损失厌恶心理,使其在慌乱之中逐渐丧失判断力,进而一步步陷入骗子的圈套。网络安全专家则指出,游戏账号交易领域一直是电信诈骗的高发区,玩家出售账号务必选择官方正规平台,凡是要求通过第三方社交软件沟通,尤其是提及屏幕共享的,基本可以断定是诈骗行为,一定要坚决拒绝。
此次事件中,餐馆老板罗先生的敏锐观察和果断报警,成为阻止母女俩遭受更大损失的关键因素。罗先生表示,餐馆墙上一直贴着反诈海报,派出所每周也会来做反诈宣传,正是这些日常积累的反诈知识,让他在关键时刻能够识别异常,出手相助。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反诈宣传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开展,对于提高全民反诈意识、防范电信诈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反诈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可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公众仍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钱财交易时,务必多留个心眼,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真实性;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警方或相关机构联系,切勿盲目轻信,让电信诈骗无机可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1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