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两男子禁不住诱惑沦为电诈工具人被拘
淄博两名男子因禁不住电信诈骗的诱惑,沦为电诈工具人,最终被警方拘留,据悉,这两名男子被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协助骗子进行电信诈骗活动,警方提醒,要警惕网络诈骗,切勿被诱惑利用,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此次事件再次警示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7月23日,淄博市沂源县的一位老大爷轻信骗子话术在小恩小惠的诱惑下,将个人银行卡提供给骗子转移赃款,结果把自己送进了法网!
7月23日,沂源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研判线索发现:辖区居民王某某名下银行卡涉嫌接收电信诈骗资金,存在重大涉案嫌疑。
接到线索后反诈中心立即联合辖区派出所,启动快速核查机制,迅速锁定王某某活动轨迹并于当日将其成功抓获。面对民警询问王某某起初神色慌张,拒不坦言。随后在民警的批评教育下,如实供述了自己经不住诱惑提供个人银行卡,配合骗子转移资金的经过。
据王某某交代,不久前他经同村居民任某某介绍,了解到一款“国家扶贫软件”。对方声称,注册成为会员后每天在软件内签到就能领取10元奖励,若能介绍他人注册签到奖励还会按人头递增,每多介绍1人,每日奖励便增加10元,多邀多得、上不封顶。更让他心动的是,客服人员透露只要提供个人银行卡,配合“刷流水”进行账户包装,后续就能申领到国家拨付的百万扶贫巨款。在高额奖励的诱惑下,王某某彻底放下了戒心,不仅注册了该软件,还按对方要求将自己实名办理的银行卡信息全盘提供给客服。
几天后,他的银行卡突然收到3万元转账,客服随即联系他,要求立即到银行柜台取现,并全额转入指定账户,称这是“流水包装的关键步骤”,完成后就能推进百万扶贫款的申领流程。
被“百万巨款”冲昏头脑的王某某,在明知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仍毫不犹豫地照做,将3万元取出后转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而这笔钱正是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被骗资金,他已彻底沦为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工具人”。
审讯中,民警还发现一条重要线索:近期有两名自称“扶贫大师”的外地老年人在沂源县境内流窜,推广该软件。据了解,他们以“宣讲国家扶贫新政”为名,组织所谓的“授课”,不断夸大“扶贫补贴力度”,编造“专属申领渠道”通过情感拉拢、利益诱惑等方式给老年人“洗脑”,诱导大家参与所谓的“扶贫项目”。
目前,王某某、任某某已被沂源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两名外地“扶贫大师”已被锁定。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任灵芝 实习生 巩舒雨 通讯员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