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图源:人民日报

世界记忆名录属于世界记忆项目。该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与世界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立为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旨在保护文献遗产,防止集体遗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关于文献遗产的定义,是指对一个社群、一种文化、一个国家或整个人类具有重大和持久价值的单一文献或一组文献。

中国1997年第一次申请《世界记忆名录》,是世界上较早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成立世界记忆项目国家委员会的国家。此前入选该项目的中国文献珍品中,既有承载千年科举文化的清代大金榜,也有刻录商王占卜的甲骨文原件;有记录近代华侨移民史的银信侨批,也留存着苏州丝绸产业百年发展的技术图谱。

随州曾侯乙编钟

此次进入名录的随州曾侯乙编钟,也称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被称为世界第一部有声“音乐教科书”。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4月17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拍摄的随州曾侯乙编钟。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随州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随州曾侯乙编钟刻有3755字铭文,以声音和文字相互印证的方式,保存了2400多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少林寺碑碣

少林寺碑碣(566-1990)现存499通,以石碑、塔、柱等为主要载体,尺寸大小与表现形式多元参差,呈现出1424年较为完整连贯的石刻历史文献序列,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位于少林寺的《达摩一苇渡江像》碑(资料图片),图源:新华视界

早期碑碣中的梵文碑、体现“三教合一”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元明时期前来学禅的日本僧人与中国僧人合作留下的多块碑碣……少林寺碑碣承载的丰富内容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少林寺碑廊(资料图片)。图源:新华社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600余年前由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所立,石碑上记载郑和船队在此巡礼圣迹、布施香礼的碑文至今清晰可见。它已成为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常有参观民众在石碑前驻足,致敬中斯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资料图)图源:大象新闻

石碑高144.5厘米,宽76.5厘米,厚12.5厘米,端庄大气、古色古香。石碑整体呈圆拱形,上部雕刻着五爪双龙戏珠的图案,正面长方体四周均以中式花纹雕饰。石碑上共刻有三种文字——古汉字、泰米尔文及波斯文。

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来看详情→

4月17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观众参观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新华社记者 伍岳 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国正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自1997年以来,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清代科举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元代西藏官方档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南京大屠杀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甲骨文》《四部医典》《澳门功德林寺院档案文献(1645—1980)》《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等在内,我国已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意味着它们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

目前中国入选的18项文献遗产

你对其中的哪些内容有所了解?

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新华视界、大象新闻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7231.html

(0)
光明参考网的头像光明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1:12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1:13

相关推荐

  • 院士领衔!奥运冠军开讲!南科大招生说明会,今天下午见

    教授天团×招生组长×奥运冠军 带你一键解锁“双一流”名校 隆重介绍两位重量级嘉宾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厚植家国情怀” “在学习和科研中都要学会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科大讲席教授 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 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要有挑战自我的勇气、不懈追求的精神, 并…

    2025年4月12日
    1700
  • 晋升处长未果,他竟当起间谍!被判无期

    4个月内,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文件30多份,其中绝密级文件1份、机密级文件25份、秘密级文件2份…… 国家安全部4月13日披露,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某部门公职人员聂某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聂某某喜欢炒股,因盲目使用股票杠杆,导致巨额亏损。同时,他作为一流名校毕业生,在单位选拔处长时落选,心中充满怨气。妻子…

    2025年4月13日
    1600
  • 男子高铁跨城上下班通勤6小时,月交通费4000元

    李先生分享自己坐高铁从河北张家口到北京上班的日常。他说妻子、孩子在张家口生活,不想和他们长期异地,每天得6点前出门,坐3小时高铁,每月交通费约四千元。

    2025年3月27日
    1800
  • 女子抓隐翅虫没洗手摸眼睛致红肿 医生揭秘正确应对法

    女子徒手抓隐翅虫后没洗手又摸眼睛,第二天眼睛红肿脖子起泡。医生:隐翅虫携带强酸性毒液,千万不要用手拍,遇到可轻轻吹走。

    2025年4月24日
    1000
  • 11级大风又来了!河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大象新闻记者 林林 河南省气象台2025年4月21日10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预计4月21日10时至22日20时,河南大部有4到5级西北风或偏北风,阵风6到7级,其中安阳西部、新乡西部、焦作北部、济源、三门峡、洛阳、郑州西部、平顶山中西部、许昌西部、南阳北部部分县(市、区)阵风8到9级,局部可达10到11级。全省大部伴有扬沙或浮尘。请注意防范。上…

    2025年4月21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