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涨后 多家网店找理由拒发货 消费者投诉增多!今年以来,金价屡创新高,许多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饰品。然而,随着金价暴涨,商家拒绝发货等乱象开始浮现。
近期,多位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黄金饰品后,商家以“没货”、“返厂”、“产品瑕疵”等各种理由拒绝发货。记者发现,某些声称没货或返厂的黄金饰品仍在商家店铺内销售,但价格比消费者下单时高出不少。
深圳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直播平台的某店铺购买了一款足金戒指,券后价为2310.14元。但下单后,商家先后以“产品变形”、“货品已经损坏”、“孤品没有货”、“克重标注有误”四种理由拒绝发货。目前,该款戒指已下架,但类似款式和克重的戒指仍在售,价格约3900元,是王先生当初抢购价格的1.7倍。
河北消费者赵先生在某电商平台的某珠宝店购买了一款小金饼,克价为674.29元,总价为19546.33元。直到4月25日,商家仍未发货。商家答复称因批次问题退回工厂返工,并提供30元补偿。然而,该款金饼依然在售,克价涨至1070.36元,比赵先生下单时的价格上涨近60%。
消费者张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的某黄金专卖店购买了一款黄金戒指,因圈口太小申请换货。商家收到货后迟迟不发出新的戒指,理由是工厂交付延误、产品有瑕疵等。这款商品一直没有下架,价格从张女士下单时的864.99元上涨到966元。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上发现,有5000多条投诉包含搜索词“黄金 发货”,多位消费者反映卖家迟迟不发货。尤其在金价涨幅较大的3月和4月,这类投诉明显增多。
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491条规定,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提交订单并支付成功后,双方买卖合同即成立。金价上涨不属于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商家以各种借口拒绝发货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继续发货或赔偿损失。
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多家金店足金饰品价格再度突破千元。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黄金在经济波动下的传统避险逻辑是其价格上涨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贸易争端不断、经济政策随意性大,导致经济波动加剧,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转向黄金,推动其价格上涨。此外,黄金与美元强绑定逻辑逐渐失效、黄金本身的稀缺性也是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面对黄金价格暴涨,投资者应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其价值更多体现在长期保值功能上,而非短期投机获利。资深买手建议消费者选择大品牌的官方渠道,例如电商自营、官方旗舰店等,部分产品还会有晚发赔付服务。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1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