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冒死生双胞胎”失独母亲现状

“60岁时,我和双胞胎女儿已经有了祖孙的年龄差,但却以‘祖母级妈妈’的身份重新出发。”在母亲节前夕,75岁的盛海琳坐在家中客厅,目光掠过墙上双胞胎女儿的照片,声音里藏着岁月的褶皱与温暖。这个曾因“中国最高龄产妇”引发热议的母亲,在镜头前揭开了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一面是失独后绝境求生的孤勇,一面是跨越代际的母爱坚守。

从“人生赢家”到“深渊边缘”

2009年的春节,一场煤气中毒事故夺走了盛海琳唯一的女儿和女婿。“前半生我是被命运宠爱的人,后半生我却从60岁才学会坚强。”回忆起那场灾难,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钝痛。作为军医的她曾以为能掌控生命的轨迹,却在57岁时一夜之间跌入失独深渊。“我当时突然理解了‘忍’这个字,心字头上一把刀。我要带着这把刀继续地活着。”

绝境中,她做出惊人决定:通过试管婴儿再育子女。2010年,60岁的盛海琳生下双胞胎女儿,成为“中国最高龄产妇”。但这一选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孕期高血压、高尿酸、全身浮肿,甚至腹水危及生命。“这十个月的痛苦和失独相比不算什么,两害相遇取其轻,哪怕用命换,也要让生命延续。”

为了女儿,她成为“战士”

新生儿的啼哭打破了死寂,却也带来新的困局。“别人坐月子是享福,我是在算钱——两个早产儿每天6000元的温箱费用,一直持续了47天。”盛海琳语气里带着苦笑。为了抚养女儿,在孩子100天时她就提着拉杆箱全国各地奔波讲课赚钱,“带着拉杆箱去讲课,一年用坏一个拉杆箱,整整坏了10个拉杆箱。”,甚至被误解“消费苦难”。“有人骂我自私,说我这么大年纪生娃是拖累孩子,但他们不知道,是孩子救了我。”

“我姓盛,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气盛,什么困难都压不倒我,现在我依然气盛,虽老犹荣,退而未休,我依然豪情万丈,但悲哀的是,我确实老了,有点力不从心了。” 培育双胞胎的经济压力如影随形,更棘手的是代际鸿沟。当别的母亲在辅导作业,她在与高血压和记忆力衰退抗争;当女儿们好奇“为什么不早点生我们,这样姐姐就不会死了。”她却无从解释。 “我身为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原本都可以做到的,但生了双胞胎之后,我可以不怕苦,但我怕死了没人养孩子,这是责任。”

丈夫去世后,女儿成为她的“盔甲”

岁月在争吵与和解中悄然流淌。盛海琳回忆2023年丈夫去世时,俩女儿哭了三天三夜,“到了第三天,她俩对我说,妈妈我们不哭了,爸爸不在了,你还有我们呢。”“她们之前说话一直都是奶里奶气的,特别可爱好听,在那之后说话开始变得斩钉截铁,她们觉得自己要顶住爸爸的角色。”

如今15岁的双胞胎已长成少女,她们会叮嘱母亲按时吃降压药,会在她直播时悄悄递上润喉糖。“有次我因为高血压在家晕倒了,之后她俩即便出去上学了,也会随时打电话‘抽查’我。”“偶然间发现,每次坐扶手电梯时,她俩都会在我一前一后站着,生怕我又晕倒,很有默契。”自此,她们不再是需要保护的雏鸟,而成为了盛海琳的盔甲。

盛海琳笑着说,孩子正值青春期,也有和自己“对着干”的时候,“她俩知道我有个外号叫‘小苹果’,开心的时候叫我‘小苹果’,发脾气时就叫我‘烂苹果’。”说到这里,她眼角微弯,皱纹里漾起柔光,“我不在她们的生活里过多地强调,我是她们唯一的亲人,女孩子敏感度很高,她们什么都明白,但是我们会互相安慰,抱团取暖。”

一定要坚强,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盛海琳沉默良久。“如果重来,我可能不会选择这条路,但人生没有如果。” “现在我常想,母爱不是本能,而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教她们吃饭走路,她们教我如何在破碎中重生。”

在面对一次次异样的眼光时, “她不是奶奶,是我的妈妈,60岁生我的。”这样稚嫩地挺身而出,总会出现在盛海琳的身边。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盛海琳说再次做母亲,在育儿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只希望她们好好活着,不想禁锢她们,能力是最重要的,要有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立足能力。”

在这个母亲节,她想对所有母亲说:“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无论什么时候要孩子,母爱从来不分年龄,孩子让生命有了时间的刻度,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做妈妈的一定要坚强,无论什么时候身教比言传都更重要。”。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时,盛海琳坚持送我们到电梯口。她的背影挺得很直,像一棵历经风雨的树。这个时代总在追问“高龄生育是否合理”,却少有人倾听一位母亲的心声:在生命的荒芜里,爱是唯一的答案。或许正如她所说:“当你凝视深渊时,爱会告诉你,如何活下去。”

大皖新闻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10320.html

(0)
光明参考网的头像光明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上午11:22
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上午11:27

相关推荐

  • 国铁集团郑州局清明假期运输今日启动 增开临客列车143列

    大象新闻记者 王向锋 通讯员 郑轩 摄影 郭金旺 任伟峰 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清明假期运输今日启动,自4月3日至4月7日,国铁集团郑州局预计发送旅客400.2万人,同比增长3.9%;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89.4万人,同比增长3.5%。 今年清明假期,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客流相互…

    2025年4月3日
    2900
  • 强对流天气致广西部分民房受损,21日夜间两股冷空气到达

    昨天下午, 广西多地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广西百色、河池、贺州等地受短时强风、冰雹、暴雨影响比较严重,大风导致部分树木倒塌影响交通,一些民房损毁严重。 19日下午,广西百色部分地区遭遇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在右江区江凤村沿江路段,狂风将道路两旁的树木吹倒,一些厂房的屋顶被掀翻,仓库内物品受到影响。 当天下午,河池市金城江区和南丹县出现约一小时左右的冰雹天气,市民手…

    2025年4月21日
    3300
  • 25岁男子失踪13天 其电动车在湖边

    5月8日,BSR鄂尔多斯市蓝天救援队在社交媒体发布寻人启事:一位名叫杨志强的25岁男子在4月28日失踪,失踪时身着衣服为黑色上衣、黑色裤子,其社交账号头像更换的图片留有轻生字样。所骑电动自行车在乌兰木伦湖沙山公园西侧公厕旁边被发现,男子失踪至今没有消费记录和通话记录,经排查怀疑其投河,家属已经报警。 鄂尔多斯市蓝天救援队发布寻人启事 5月10日,记者采访鄂尔…

    2025年5月11日
    1000
  • 河南多家医院开设儿童减重门诊

    2025年3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四部门重磅发布《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份为期3年的专项计划聚焦“小胖墩”“小眼镜”“小星星”“小骨干”“小蛀牙”五大儿童健康核心议题,致力于构建部门协同、医教联动、社会共治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全方位改善河南儿童健康状况。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形势不容乐观,6~17岁群体中超…

    2025年4月29日
    1400
  • 31岁男子拔牙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当地卫健局回应:确有此事

    4月21日,四川广元一女子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其31岁的丈夫拔牙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据该女子发布的内容,4月10日,其丈夫在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卫生院做CT,11日开始住院,16日进行拔牙,18日出院。19日,其丈夫被送至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女子称其丈夫没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家中还有60岁的母亲与两个上小学的儿子需要供养。在医院宣布抢…

    2025年4月23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